行业新闻
[广东]深圳创新五项机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速提质提效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来源:    


 
  今年1-10月,深圳市交委直接管理的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4亿元,占年度计划48.82亿元的75%。丹平快速路、北环大道路面修缮及交通改善工程、深汕公路改造工程(一期)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市民交通出行条件。
  一是构建网络化交通大建设工作机制。按照“三统三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盘子、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块实施)的原则,形成棋盘式、网络化、全覆盖的交通建设工作局面,构建我委与各区政府在交通公用设施建设、养护工作上的无缝对接和快速联动机制,大大加快了交通建设和养护的工作效率。
  二是创新“规、立、动”推进机制。充分发挥交通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的体制优势,统一协调推进项目规划、立项、建设工作,构建“交通规划—项目库—年度计划—项目前期—动工建设”的工作链条,实现了交通建设项目从以往分散、无序、割裂、低效的交通建设模式向集约、有序、统一、高效的建设模式转变。
  三是实施“批量处理”工作机制。实施《交通建设工程批量招标管理办法》,对中小型项目的咨询、勘察、设计、环评、水保等前期工作进行批量招标,节省前期工作时间,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推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线迁改工作合作框架协议》,规范固化全市路网电力、燃气、水务等管线迁改工作模式,改变以往一路一议、一事一议的管理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机制。建立了工程项目汇总表、工程项目重点表、工程项目进度倒排表和项目档案,集成交通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规划、立项、建设等相关信息,以表格为载体,以数据为支撑,定性转为定量,直观、动态、精准地反映工作状况,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工程例会制度,把所有涉及工程项目的分散事项集中通过例会讨论、研究,集体决策,实现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集中化。交通建设项目全面纳入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编码管理、刚性督查。
  五是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定期组织召开市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了部分项目的征地拆迁难以及项目资金拨付难等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2011年11月24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