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领导
组织机构
协会大事记
协会荣誉
联系我们
党的建设
党务平台及学习平台
二十大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栏
党纪学习教育专栏
社会责任
社会公益
乡村振兴
金秋助学
大学生就业
行业自律
自律公约
职业道德准则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奖
工法管理
标准规范
科学技术成果评价
全国交通建设“微创新”成果大赛
交通建设“四新”成果
质量安全
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
安全生产标准化
“平安工程”冠名
全国公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大赛
会员之窗
工作动态
入会须知
会员管理办法
会员名录
会员风采
筑路文苑
分支机构
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养护分会
重点工程项目
在建项目
拟建项目
首页
协会概况
党的建设
社会责任
行业自律
科技创新
质量安全
会员之窗
分支机构
重点工程项目
首页
>
会员之窗
>
会员风采
会员之窗
工作动态
入会须知
会员管理办法
会员名录
会员风采
筑路文苑
会员风采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2日 来源:
分享:
中国交建董事长 刘起涛
打造品质工程是全国公路水运建设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四个交通”的重要载体,是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打造品质工程成为众多交通建设企业的努力目标。品质之魂,存于“匠心”。“匠心”是工程建造者理想、信念、技术、使命、责任和情怀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品质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是打造品质工程的支点。只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品质文化”,通过精进管理、精益建造、精工细作,才能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品质工程。
“匠心”铸就品质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把中国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品质工程”理念正好契合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质量”到“品质”。由“量”到“质”、再由“质”到“品”,品质工程体现的是新时期新的理念提升和新的工程实践探索,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的有机统一。内部层面上,品质工程应具有质量更优、安全性更高、建造消耗资源更少、使用寿命更长等特质;外部层面上,品质工程应具有使用者更满意,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社会认可度更高等特质。品质工程承载的不仅仅是建设工程本身的使用功能,还有社会责任、生态和环保、地域人文、历史文化传承等。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工程建设领域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中国交建自2005年组建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以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京沪高铁、蒙内铁路、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等为代表的享誉全球的超级工程。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是无数建设者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广大工程建设者的理想、信念、技术、使命、责任、智慧和汗水。“匠心”成为托起超级工程的精神脊梁。
三年行动全面夯实基础
质量不仅反映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纵览世界经济史,很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将质量振兴作为重要战略举措,通过质量进步助推经济腾飞,进而跻身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行列。
中国交建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工作,自组建以来,公司质量理念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断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技术保证体系更加有效,质量信息化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1年来,公司共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71项、鲁班奖64项、其他省部级优质工程奖855项。
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交建质量安全发展的基础和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当前国家已将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大力推进质量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同时交通运输部开展了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活动。因此,中国交建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品质工程创建示范行动。同时《中国交建品质工程建设专项研究与示范》已列入2016年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目录。通过提升质量供给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力争到2019年实现“三个一批”:建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一批建设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全面搭建起企业标准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加快公司向精益化、信息化、质量效益并举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公司从依托产品向全产业链领先拓展。
标准和信息化引领质量提升
打造品质工程重点要做好质量供给能力提升。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关键,也是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交建从成立至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质量工作中仍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管理理念有待提升,质量基础亟待完善,创新驱动需要推进,企业文化有待厚植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提升质量供给能力的重点。
首先,要提升管理理念。在发展方式上,从过去注重量的发展转为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在组织管理上,从粗放管理转为标准化、精细化、精益管理;在目标导向上,要从“以检验合格为目的”转为“以持续改进过程,持续追求高品质为目标”。其次,注重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此外,积极实施“互联网+智慧建造”发展新思路,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
创新驱动品质提升
科技创新是保障工程品质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交建作为一家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集团,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快发展,我们最深切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倾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2005年至今,公司共获得3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在不断加大自主科技投入的同时,公司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引导、集团资金为支持、二级企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及集团总部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打造品质工程,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企业高端发展需求,重点实施涉及公司传统主业和新业务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课题研发,加速BIM技术、北斗技术、海洋岛礁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加强海洋重工、轨道交通、地铁、隧道、市政工程和城市综合体等领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积极开展万众创新,鼓励施工班组和一线人员开展工艺、设备、工法、管理等“微创新”。优化创新平台布局,积极推进海外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全产业链继承与创新体系,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化的融合,找准经济增长点和效益转化点,提高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的能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对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厚植“品质文化”
人才和企业文化是打造品质工程的重要保障。人才是根本,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中国交建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和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设“适应性”人才队伍。中国交建加强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坚持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制订培训措施;坚持以用为本,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坚持创新机制,深化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招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中国交建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继承、融合、创新。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中创新,积极培育以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全心投入为主要特征的品质文化。首先要明确品质文化建设一把手工程;其次要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和外延,挖掘更具包容力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念,提升中交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代感召力,形成人人关心品质、人人创造品质、人人分享品质的浓郁文化氛围,为匠心和品质文化厚植土壤。
(联络信息部摘自中国交通报)
上一篇:北新路桥集团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下一篇:北新路桥集团福建顺邵项目建设者撸起袖子加油干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