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注重对工艺的极致化追求。庖丁解牛、鲁班学艺、大匠运斤……从巧妙绝伦的赵州桥,到巧夺天工的万里长城,从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到波澜壮阔的都江堰。中国古代的匠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其中始终饱含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工精神,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始终做到专注、精确、极致……
2016年6月16日,浙江省建设管理暨施工标准化现场会在交工集团承建的义乌疏港高速公路BT项目成功举办。从大巴车上下来,站在运梁便道上极目望去,整个预制场线条纵横相交,红蓝白相映,如同一个训练有素的列队军团,透着一股匀称刚劲之气。近处的梁板在微微细雨的滋润下,表面平整如镜,光亮可鉴;远处的拌合区域则气派又抖擞,让人仿佛回到大工业时代的园区。浙江省交通系统各方嘉宾汇集到义乌,现场观摩和聆听了一场 “匠人匠心”视觉大宴。
“匠人匠心”与“鸡毛换糖”
说起义乌,人们自然而然会关联起“拨浪鼓”、“货郎担”、“敲糖帮”。相较于“四川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义乌人“鸡毛换糖”的闯劲和勇毅更令人刮目相看。随着小商品市场和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义乌交通“短板”也随之日益凸显。
为有效破解义乌城区交通瓶颈,引导物流快速“出城”,加快义乌国际陆港城市的建设,义乌疏港高速公路BT项目应运而生。交工集团作为建设单位全程参与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
义乌人勇义诚信的经商品质与交工人“道筑至诚,德贯八方”的造路精神一拍即合。结合项目实际,交工集团提出“响拨浪鼓创疏港高速奇迹,承担货郎铸浙江交工品牌”的建设口号,注重流程再造,加强创新引领,旨在把义乌疏港高速BT项目打造成“工匠精神”的肥沃土壤,让“匠人匠心”的枝桠在义乌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打磨细节 标化施工
21世纪以来,制造业的产业光环逐渐暗淡,中国制造业已站在一个必须要转型升级的风口浪尖。在此时代背景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包括交通建筑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继续保持生命力的必然选择。“居安思危,思则有备”,交工集团作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建筑施工企业,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精细化施工能力的摆在了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升精细化施工水平,最重要的便是对细节的打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对整个项目框架内所有细节都精心琢磨、精心打磨的过程。“大而强”的高楼筑在“小而优”的细节上,这一观念已像信仰一样融入交工人血脉。走进义乌疏港高速BT项目,恍若走进了现代化车间,驻地办公生活区、工地实验室、钢筋加工场、拌和站、预制场、原材料仓库的规划、布置、管理几乎是套用施工教科书般严格要求到每一个角落和细节。除了对“拿来”的施工规范一丝不苟的遵照执行之外,义乌疏港项目还按照“可操作、可量化、可复制”的“三可”原则开展施工“流程再造”,除了每一道工序的自检互检,更把标准固化为模具。
梁板顶板钢筋预埋小车就是交工人独运匠心的集中表现。在焊接梁板顶板预埋钢筋时,门字架钢筋需要精准控制其整体高程和平面布局,就算经验再丰富的焊接工人在从事这项工作时也难免会有误差。梁板顶板钢筋预埋小车通过设计固定高程和间距的门字架钢筋卡槽,将定位这一环节的操作模具化,只要轻轻推动小车,即便是刚入门的新手也能快、准、稳地完成点焊工作。
桥面铺装过程也充分演绎了交工人的匠心。智能提浆机在事先浇筑好的标高带轨道上运行,提浆机采用滚轴式整平,由三根滚轴组成,可以根据桥面宽度增减滚轴数量,根据桥面横坡事先调整机械,从而保证全桥横坡的精确度以及平整度。智能提浆机运行整平后,就轮到自制扫毛机大显身手了。自制扫毛机主体是一条半米宽的钢筋桥,上头安装了一架匀速运动的小车,小车左右开弓,各带一把“大梳子”。小车一启动,“大梳子”就随之匀速前进,在平整的桥面上扫出流畅又清晰的线型。这项小工艺让疏港高速的桥面成为精细化施工的典范,这项开全省先河的工艺,有效提升了桥面系施工质量。
水幕降尘装置,由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水系统由水源、管路、阀门、过滤器和除尘雾化喷嘴组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等构成。水幕降尘系统的喷雾效果,利用雾化喷嘴将水雾化,与粉尘凝聚沉积下来,消除因凿岩、爆破、喷锚和出碴等工序产生的粉尘和烟尘,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效果比通风机更佳。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背后饱含了交工人满腔的热情和智慧,朴素实用,匠心独运。交工人将“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统称为“五小”成果,在义乌疏港项目,就已经汇编完成了21项成果的汇编。除此之外,项目还完成了“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等14项QC、工法。
匠人良心 无愧于已
除了在施工标准化方面的卓越追求,交工更清楚地明白工人对于工程的重要性。为让工人生活有体面有尊严,义乌疏港项目成立了全省首个民工工会,给民工在项目安一个家,做他们的娘家人,让充实感成为他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在项目施工点附近,有一户贫困人家,家中年迈的老父和智力低下的女儿相依为命。土堆房经过风吹雨淋已经是破旧不堪,周围地势又低洼,一到雨天,屋内就水漫金山。父女两人孤苦无依,遇上雨天只有挽着裤脚,站在堂前水潭里无助等雨停。项目部得知此事后,协同民工工会,将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收集起来运往这户人家门前。日积月累,大大改善了土屋进水问题。搭设满堂支架时,架子班还自觉地为这户人家留了一个通道,并特意铺上了竹胶板,防止高空坠物砸到他们。几方多余的混凝土,一条窄窄的通道,体现了疏港筑路人最善良、最真诚的一面。
大道至简,大美不言。凌晨5点,当山岗还睡眼惺忪,当人们还沉醉梦乡,疏港高速的交工人早已是汗流浃背;晚上8点,当农夫荷月戴锄归,当柴门犬已吠,疏港高速的工地仍是热火朝天。有时从现场回来晚了,错过了饭点,就干脆直接赶往下一场任务;有时远在他乡思念亲人,就熬着夜、黑着眼圈,在手机上痴痴看两岁小儿笑靥如花的小脸,想象那一声甜甜的“爸爸”。疏港高速的交工人在最忙最累之际,也一门心思专注眼前的每一道工序,虽然哪怕只是坐在地上歇一会,都会不经意睡着,心里却亮堂堂,知道自己做的是路桥人的良心活,使不得半点马虎。
匠人同心 其力断金
义乌疏港高速BT项目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高速公路BT项目。交工集团通过内部资源整合,统筹协调了下属三家公司负责施工。整个项目分为五个分部和一个总部,分部不分家,各个项目分部在施工作业中充分展现了协同作业优势。疏港高速有横跨铁路桥和高架线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难免会出现特殊情况。三分部现浇箱梁首件浇筑,二、四分部就时刻处于待命警戒状态,一旦浇筑过程中出现意外,即刻提供支援;一分部施工人手不足,二、三、四分部立即派人前往支援,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各分部形散力凝,有序展开“一个司令,五支铁军”的高效作业,充分展示了集团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在各分部协同工作,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疏港高速项目的同时,彼此之间也开展激烈的竞争。通过每季度组织劳动竞赛评比,各分部工作热情、科研创新积极性被充分激发,QC、工法、专利层出不穷,不仅完善了施工工艺,提升了施工质量,同时大大提升项目的知名度,为打造交工好形象奠定基础。
56个亿的大工程,如何做到标准化施工?问题的答案仿佛是冗杂而难以回答的,现场的施工人员却脱口而出:“标准养成习惯,习惯达到标准。”短短12字,看似平凡不经意,实则包含了交工人甘于平淡、返璞归真的工作心经。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并持之以恒,使之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常态。
在这样的坚守下,义乌疏港项目先后获得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和项目部信用管理考核“双优”项目、全省执法大检查第二名、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项目、浙江省“安康杯”精神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丝绸之路新起点,鸡毛换糖再出发。义乌疏港项目将继续着重抓好匠人匠心、流程再造工作,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有时,坚守匠心意味着啃硬骨头、坐冷板凳、下苦功夫。匠人匠心,呼唤初心不换的执着,呼唤共荣共守的文化。交工集团把文化的根扎在山高水深的僻远山区,在荒凉如烟的西北大漠,在神秘莫测的热带雨林,更扎在吃苦耐劳的传统血脉和朴实无华的美好愿景里……
大匠无言,大德唯坚。交工人的匠心仍同60年前一般鲜活跳跃,它每日迎着朝阳,向着晚霞,同责同心同创,共同筑起实现百年交工的伟大梦想!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郎心雯 余宾成 周林 王剑 赵巧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