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起于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米标村,终于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与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相接(K82+956处)。主线长129公里,全线共有大、中桥39座共4010米,隧道9条共9624米,项目概算总投资64亿元人民币。该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促进北部湾沿海港口通过陆路通道与东盟对接,将钦州保税港区与凭祥边境综合保税港区连接在一起,将进一步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
截止2011年5月底,钦崇高速公路已开工一年多了,工程进展如何?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质量?近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踏上了建设中的钦崇高速公路。
工程已完成概算投资44.19亿元
截止5月25日,软基处理已完成268.7万m3,占设计变更后数量的100%;涵洞通道已完成638道,占设计数量的97.55%;桥梁已开工139座,占设计的100%,桩基已完成2205根,占设计变更后数量的98.57%;大梁预制完成5541片,占设计变更后数量75.30%;隧道掘进10786米,占设计总量67.12%;路面垫层已完成1874.45千m2,占设计总量的43.23%。
在钦崇高速最长隧道—四方山隧道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辆辆运泥车,正源源不断地从隧道内往外运送泥土,隧道口的风机正在高速运转,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虽然因施工原因,记者无法进入隧道内观看隧道施工,但通过隧道内进出的车辆、正在运转的机器,仍然能感受到隧道内紧张的施工气氛。
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四方山隧道是整个钦崇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钦崇公路的通车时间。而四方山隧道的地质又非常的复杂,围岩破碎、裂隙发育,地下水呈点滴状,围岩不稳定、易坍塌。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情况,他们专门的地质预报小组,加强隧道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方式和掘进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先进钻、挖、装、运及支护、衬砌设备,全力保障施工生产。而且为加快施工进度,还与四方山隧道出口施工单位达成了一致意向,由其施工队伍继续往隧道我方进口端掘进施工,增开了两个施工作业面,形成“两头相向对打”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
为保施工质量检测搬到现场
在K116十900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机械和工作人员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一辆辆卡车正把混合土从搅拌站运送到铺设现场,由两辆摊铺机把混合土摊铺到软基上,而压路机则紧随摊铺机,把混合土压实,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铺设的是水稳层,属于路面层的第一层。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施工现场,记者发现了一些如:滴定仪、量筒等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这些仪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现场检测员蒙志康仿佛知道记者心中所想,为记者解答了心中的疑问。原来这些仪器是用来检测施工现场所使用混合土的水泥含量的。
蒙志康告诉记者,要检测混合土中的含量,先是对运来的混合土进行随机取样,然后通过搅拌、沉淀、滴定等工序后,就能检测出正在使用的混合土的水泥含量是否达到标准。蒙志康还向记者展示了刚刚检测出的水泥含量报告。记者在报告中看到,标准的水稳层混合土中水泥含量为100公斤的混合土中含有3.5公斤的水泥,而刚刚检测的结果显示,正在铺设的混合土水泥含量为3.6公斤。
对于为何要在现场检测,蒙志康表示,在施工过程中,水泥剂量太小,则不能保证水泥稳定土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的相对应的反射裂缝。因此,在施工时,就要随时抽检混合土,严格控制水泥剂量,保证施工质量。(2011-06-03 钦州晚报 梁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