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贵州省“县县通高速公路暨2016年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贵翁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举行。贵翁高速由中国交建承建,清水河大桥是其控制性工程。中国交建仅用29个月打造出这座“世界第二高悬索桥” ,创造了工程奇迹。
千山连绵、万木青翠、峡谷陡深。高耸的索塔挺立在两岸山头,直入云雾之中,红色的梁体凌空跨越,对接两岸“长龙” 。2015年12月31日,贵瓮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总建设周期29个月。中交贵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郭俊礼说:“大桥施工时间比同等规模桥梁缩减了40 %。”
贵瓮高速公路由中交投资、二公局、公规院以BOT+EPC的模式建设运营。公规院作为清水河大桥EPC总承包单位,同时承担大桥的勘察设计工作,二公局承担大桥的施工任务。
这座桥被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用两年时间修建了一座世界第二高桥” ,更引发了国外网友热赞:“中国正以未来世界领导者的身份开拓前进。” 《人民日报》对此称:“外国人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中国制造。”
在大桥高达百米的引桥墩身上贴着一个巨幅标语:“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这是项目经理王凤存特意安排的,它是项目成功的秘诀,更是项目团队最真实的写照。
难
清水河大桥是贵瓮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主跨径1130米,是世界跨径最大的山区板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也是贵州省跨径最长的悬索桥。
“贵州的桥难修” ,项目总工张明闪感慨万千,虽然他曾参与了西堠门大桥、泰州长江大桥等多座世界顶级桥梁的建设。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复杂,大桥主塔设计为群桩基础,但钻机无法施展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工挖孔。开阳岸18根桩基遇上了17个溶洞,有的足有两三间房子那么大, 1000多方混凝土灌下去,一口就被吞得无影无踪。经过研究、勘察、论证,项目部联合同济大学专家给17个溶洞一一开出了“处方” ,才解决了难题。
这里是真正的“地无三尺平” ,没有运输道路,没有平整的场地。大桥所需的“大块头”材料既无法运进来,也没地方存放,只能化整为零,在现场组拼。钢桁梁施工中,2696根杆件运到工地,再拼成75节梁段,最后分节段吊装,由40多万个螺栓连接。大桥共耗用钢材、水泥、砂石等各类材料达90万吨,还需要诸多大型设备。但进出只有一条6米宽的盘山公路,高差大、回头弯多,还常遇山体塌方、雨雪天气。进都进不来,还怎么施工?只能提前计划,及早发货,充分考虑,随时解决突发问题。主索鞍进场时,机械部长袁国栋带着装载机开了4个小时,到40公里外帮忙拖车,才把“贵宾”迎进了“家门” 。
大桥建设条件艰苦,主塔高220米,距离悬崖边缘仅五六十米,桥面距谷底406米,气候条件恶劣,多雾、多雨,雨雪天气占70 %,增加了施工难度。
新
郭俊礼说:“我们很务实,不为创新而创新。 ”张明闪介绍:“大桥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核心目的是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大桥打破了国内外已建的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板桁分离体系的传统设计,首次将板桁结合体系加劲梁运用到了悬索桥上,大大提高了加劲梁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既提高了大桥抗风稳定性,又省去了桥面板支座、伸缩缝和横梁,大大减少了后期养护维修工作,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在江河湖海上的大桥主梁可通过船运到桥下,然后垂直起吊。但清水河大桥峡谷陡深,河水窄浅,梁体无法水面运输就位,只能在岸边陆地拼装后起吊,空中运送。
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千米级缆索吊,最大起吊重量达200吨,水平运输距离达到1100米,而且实现了板桁结合整体吊装,减少了节段数量,钢桁梁+桥面板架设仅用了3个月,而同类型的坝陵河大桥、矮寨大桥梁体吊装都在10个月以上。
快
清水河大桥建设速度快,快得让业内人士都惊叹不已。36根直径3 . 5米的桩基,施工只用了3个月; 220米以上的两座主塔,施工用时285天;千米级大桥猫道架设仅用了24天,主缆架设76天,钢桁梁吊装93天;从开工到通车仅29个月,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年。
这一切,均得益于设计和施工的紧密结合。大桥总设计师彭运动介绍说,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大桥钢桁梁的设计是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量身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优先保证可以快速和方便地施工。由于采用了高性能抗震钢筋,将索塔钢筋数量减少,方便了索塔钢筋的安装和绑扎,主塔施工的4 . 5米一节改造为6米一节,索塔施工工期较常规提前4个月……一切均围绕着“快和方便”做文章。
必须是“飞奔的节奏” ,项目经理王凤存给项目部统一思想,“一切都以现场为核心,谁都不能拖后腿” 。现场副经理王培带着技术员持续冲锋,战晴天、抢雨天、打着灯泡当白天。哪个点要在哪一天完工,每个点上何时进何种材料、各工种的工人需要多少,王培每天都在盘算。在桩基施工的一天深夜,王培发现技术员在路边的车里睡着了。他叫醒技术员,但没有批评。第二天,他自己亲自负责浇筑了最长的一根桩,比技术员浇筑的短桩用时更少……整个项目部如同一组大齿轮,在现场的带动下,材料、设备、技术、后勤各部门都在高速运转。
王凤存说:“因为大桥是贵瓮高速的咽喉工程,一天都拖不起。 ”贵瓮、安江两条高速的计划工期都是2015年底通车。清水河大桥由于工程规模大和技术复杂,工期较高速公路多1年。如果大桥不能尽早通车,则210多公里的两条高速通车后会有一年的时间是断头路,这将导致200多亿的投资发挥不了经济效益。清水河大桥提前一年通车,将黔东南的路网完全盘活,将大大助推瓮安经济的腾飞。
常规情况下,这样一座桥施工需要4至5年时间。但从2013年8月开工,清水河畔的这场“马拉松”却持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着。这座世界第二高桥29个月建成通车,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书写了新的高度,也创造了新的速度。大桥通车后,驱车跨越峡谷只需要3分钟,使得贵阳到瓮安的距离由之前的4个小时,时间缩短为1小时。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曹小荣 杨帆 高恒 赵亭亭 娃天涯 周瑜菁 供稿)